密山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工伤赔偿纠纷案件,不仅为受伤职工争取到合理赔偿,也化解了企业与员工间的矛盾,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。
该案中张某系某煤矿员工,在井下作业时受伤,经鉴定构成工伤。张某提起劳动仲裁,但对仲裁结果不服,向法院提起诉讼。
受理案件后,承办法官查阅卷宗发现双方矛盾焦点在于赔偿标准和支付方式。考虑到张某急需治疗费用,企业也面临经营压力,法官决定采用调解方式化解纠纷。
法官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座谈,耐心讲解《工伤保险条例》等相关法律法规,细致分析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诉讼风险。期间,双方就工伤保险赔偿数额的计算基数存在明显争议,各执一词难以达成共识。为厘清事实、明确标准,法官主动联系工伤保险部门,带领双方当事人一同前往现场核算。经工伤保险部门工作人员依据政策规定逐项核对,最终确定了计算基数。针对核算后差额,法官结合双方实际情况提出调解方案,经过反复沟通协调,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。企业一次性支付张某各项赔偿款,张某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。双方当事人对调解结果均表示认可。张某及时拿到赔偿款,为后续治疗提供了保障;企业也认为调解结果兼顾了双方权益,有效降低了纠纷对生产经营的影响。
此次调解不仅高效化解了纠纷,更体现了“司法为民、公正司法”的审判理念。下一步,密山法院将以更强的责任担当,更实的工作举措,努力让当事人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