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龙江省密山市人民法院

当前位置: 法院资讯 -> 工作动态

【法院十二时辰】藏在法袍里的坚守

  发布时间:2025-11-13 09:27:44



    从晨光到暮色

    他们用专业与坚守守护正义 

    PART.01 晨光中的准备

    八时四十分庭前准备有序展开。法官们翻阅卷宗,逐页核对被告人供述、核对证据清单,梳理今天审理的三起案件争议焦点;书记员调试庭审录音录像设备,摆放当事人席位牌,将起诉书分发给合议庭成员。“这起诈骗案的涉案金额核算要再核对一遍,被害人陈述和物证需对应好。”审判长轻声提醒,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卷宗批注,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案件公正裁判。

    PART.02 庭审中的坚守

    九时整第一起危险驾驶案准时开庭。法槌“咚”的一声落下,打破了庭内的寂静。“密山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现在开庭!”法官的声音洪亮而庄重。庭审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推进,在核实被告人身份、告知其诉讼权利后,法官宣布进入法庭调查阶段。被告人低头坐在被告席上,双手微微攥紧,脸上难掩懊悔神色。公诉人出示酒精检测报告、证人证言等证据,被告人当庭表示认罪认罚。书记员端坐一旁,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,清脆的按键声与庭审发言交织,将每一句关键陈述、每一次质证意见精准记录。

    第二起交通肇事案开庭。这场因过失引发的交通事故,让两个家庭陷入痛苦,也让庭审从一开始便带着沉重的底色。被告人坐在被告席上,双手微微颤抖,目光不时望向旁听席上的被害人亲属。随后,公诉人逐一出示关键证据。每出示一份证据,法官都会询问“是否有异议”,被告人全程低头回应“没有异议,是我开车没注意,对不起被害人一家”,声音里满是懊悔。这场庭审虽未当庭宣判,但从事实核查的严谨、控辩意见的充分表达,到对量刑的考量,既体现了法律对交通肇事行为的惩戒,也传递了司法对“化解矛盾、修复社会关系”的重视。每一起交通肇事案的背后,都是对“遵守交规、敬畏生命”的深刻警示。

    PART.03 午间的“加时”

    上午十一时三十分上午的庭审结束。法官和书记员们匆匆吃过工作餐后,立刻整理庭审笔录,准备下午庭审的相关材料,办公室里只听见纸张翻动和键盘敲击的声音。临近十三时三十分所有工作收尾,法官和书记员才得以短暂靠在椅背上闭目休息几分钟,调整状态,为下午的工作储备精力。

    PART.04 午后的深耕

    下午二时第三起诈骗案开庭。法槌准时敲响,这起案件涉案人数多,证据繁杂,庭审持续了一下午。被告人坐在被告席上,双手交握置于身前,面对审判席时,眼神不时躲闪。法庭调查阶段,公诉人逐一出示银行流水、聊天记录等关键证据;法庭辩论环节,控辩双方围绕被告人是否具有自首情节、量刑幅度等问题展开激烈辩论。法官始终保持中立,认真倾听各方意见,对争议焦点逐一追问,确保案件审理不留死角。司法的严谨,既是对违法犯罪的惩戒,也是对财产安全的有力守护。

    下午五时三十分最后一起案件庭审结束。法槌再次落下,宣告着一天庭审工作的收尾,但审判庭的灯光依旧明亮。法官们回到办公室,开始撰写判决书,将庭审中的争议焦点、证据采信情况、法律依据逐一梳理成文;书记员整理卷宗,将庭审笔录、证据材料等按顺序装订归档,确保案卷完整规范。

    PART.05 暮色中的收尾

    傍晚六时天色渐暗,刑事审判庭的灯光才陆续熄灭,书记员还在加班整理卷宗、归档。从庭前准备到庭审驾驭,再到庭后合议、文书撰写,一天的工作紧凑而充实。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。刑事审判庭的每一天,都是法官们用专业诠释法律尊严、用担当守护公平正义的缩影——法袍之下,是对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”的践行。

责任编辑:周洁    


关闭窗口